迎面而来中国风
12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0%,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贸易紧密度不降反升。根据中方统计,2020年中俄双边贸易额1077.7亿美元,同比微降2.9%,连续三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除贸易外,双方其他领域合作也呈现不少亮点:一是投资和工程承包逆势增长,2020年,中方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4亿美元,同比增长41.7%;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58.7亿美元,占对欧洲新签合同额的近30%。五是积极推进经贸制度安排,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多边领域的协调配合。二是战略性大项目稳中有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启动供气、阿穆尔天然气化工项目开工建设。四是地方合作走深走实,中国稳居俄远东、西伯利亚、乌拉尔、西北等联邦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修订中俄远东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两国地方积极开展线上对接洽谈,推动贸易往来和复工复产。四是新增长点不断涌现,2020年中俄农产品贸易额5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方进口40.9亿美元,增长13.7%,中国跃升为俄农产品和肉类第一大出口市场。
二是积极扩大双边贸易,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与俄方一道,继续全力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一是进一步加强抗疫合作。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楼宇、智慧能源基地等的建设,将共同贡献智慧能源服务市场的重大需求。
未来五年内,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客观上存在若干不确定性,发展过程也将呈现出波动性。其中,节能服务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投资需求将主要来自工业节能领域,建筑节能领域次之。加快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经济效率、技术效率、系统效率,尽早实现碳达峰及其与污染治理的协同,并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是推动经济、能源、环境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涉足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主体中,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依托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已然或正在谋划通过资本纽带、设立子/分公司等方式,组建大型综合能源服务企业集团,构建分工协作的业务组织体系,以快速扩展业务地域、规模,提高业务运营效率。
十四五时期,海量的能源和非能源数据,将成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节能、综合供能、能源系统、能源交易和金融服务,将增添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成分。
(二)规范国有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四是综合能源服务的盈利性趋于走强。建议政府部门结合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快破除不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电、气、热等领域的行业和区域壁垒。在此大背景下,地区、行业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将加速分化,能源消费双控、碳达峰约束性目标较高的地区、行业,将有更多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区域和行业布局,有望进一步分化。
一是节能服务市场投资需求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将为综合能源服务带来新的收入增值,等等。十四五时期,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将加快完善。十三五时期,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可谓百花齐放、业务种类多样,但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不甚明晰。
到十四五末,预期综合供能服务业对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规模扩张的贡献率,将会明显提升。(四)合理完善对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财经政策支持。
同时,深入推进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电力、油气市场化机制改革,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中,注重与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有效衔接,提升市场机制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有清洁供热服务市场需求的存量和增量建筑面积估计达数十亿平方米,相应的投资需求规模估算为数千亿元,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的2021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补助资金超过73亿元,覆盖五省31个城市。
十四五时期,基于GDP增速预期、国家可能的节能率目标设定进行测算,预计全国需要完成的五年期定比节能量将超过八亿tce,全社会技术和管理节能投资需求估计超过一万亿元。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2]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中 国 清 洁 供 热 产 业 发 展 报 告:2020[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R].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0.[5]李凯,张英魁.我国节能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能源,2019,41(12):28-32.[6]王永真.能源互联网下综合能源服务的新特征、新挑战[J].能源,2020,(06):64-66.[7]张运洲,代红才,吴潇雨,等.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EB/OL].中国电力:1-8,2021-01-25.[8]周伏秋,邓良辰,冯升波,等.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前景与趋势[J].中国能源,2019,41(01):4-7.[9]周伏秋,王娟,邓良辰.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探究[J].中国能源,2020,42(01):11-14.[10]朱君,孙强,冯蒙霜,等.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0,22(02):67-71.本文刊于《中国能源》杂志2021年第2期。热源开发将更为多元,工业余热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供热、核能供热的市场规模有可能扩大,汾渭平原等地区市场需求较大。相关技术进步将带来服务成本的快速下降,如长时储能服务的系统成本有可能降低三成。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综合能源服务的盈利性将趋于走强。投资需求十四五时期,基于经济、能源、环境等方面多因素的综合研判,全社会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增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十三五中后期,受能源价格下行等因素的影响,节能服务等企业盈利性走弱。三是智慧能源服务市场投资需求。
具体来看,全社会能源生产、加工转换、储存、流通、消费等环节都有越来越大的智慧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年均投资需求有可能在千亿元级的水平。提出了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设性建议。
二、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新趋势十四五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新趋势。十三五时期,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约六亿tce。
(三)加快健全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有望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加快推广应用,唤醒以往沉睡的资源,比如更好地挖掘电力需求响应资源,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带来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服务的商业价值。此外,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和运维服务、能源交易和金融服务等细分市场均有增量发展空间。各类市场主体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注入新活力。
二是数字技术将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提供越来越坚实的发展基础。产业发展驱动力、市场和格局演进、投资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将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本文从市场投资需求的角度,探究了十四五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重点探讨了节能服务、综合供能服务、智慧能源服务的市场投资需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碳排放尽早达峰要求和节能的可能贡献等因素,十四五时期,预期我国能源发展将处于数量扩张与提质增效并行的阶段,新增一次能源消费需求规模可能大体与十三五时期持平。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驱动型的。十四五时期,碳排放尽早达峰相关政策将创造巨大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提供业务发展的乐观预期,驱动该产业高速成长。
中小企业在细分业务领域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冷、氢、压缩空气等供应服务也将占有各自不同的市场份额。五是能源服务、环境服务融合发展。在十四五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大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各类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在客户不仅具有日趋多样化的能源服务需求,而且有污染治理、减碳等环境服务需求。
三、若干建议(一)政策引导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聚焦发展。(五)完善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关于十四五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及投资需求规模的分析,是基于多种假定条件的粗略估算。作为较为成熟的综合能源服务细分市场,十三五时期,节能服务产业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2020年产值估计逼近6000亿元,几乎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总的来看,十四五时期,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投资总需求有望达到数万亿元的水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顺应客户需求变化的新趋势,综合能源服务与环境服务将加快融合,具备能源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将具有较强的市场渗透力,更有可能在趋强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